设为首页加入收藏2024年12月9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宗祠墓地 » 正文
  • 关于统一“瓘文堂”堂号的决定
  • 关于召开第三届中华锹溪王氏联谊大会的通知
1 2
蛟溪王氏宗祠记

蛟溪王氏宗祠记

宗祠乃和宗睦族之处所,祭奠宗祖之圣地。宗族宗祠担负着包括慈善、信仰、司法、教育,甚至经济管理等功能,深具社会自治的价值。家族世家的影响不但行于庙堂之上,也及于江湖之远。吾祖王君津五季之乱由德安迁瑞昌洪阳上乡颜坑,居二十余年,因地界逼窄非善后计,南唐交泰年间同子承彦北去十余里卜筑蛟溪北陆而定基业。蛟溪王氏宗祠(即蛟溪祠堂)始建于南宋末年,王君津十二世孙元礼首建。元礼生于宁宗嘉定五年,行千五,名文拱,官朝奉大夫。据谱载:南宋理宗(1225-1231年)绍定年间,江陵靳沔皆为元兵所困,枢密使马光祖,以公之才可治民而荐于朝,特补进武校尉,充庆元府定海县沿海制置司干办公事,后告老荣归故里,于蛟溪河畔首度构厅堂四重,立为祠堂。祠堂廊庑左右,高广且美,这是蛟溪祠堂第一次在蛟溪《王氏宗谱》上的的建造记载。

蛟溪王氏人丁椒衍,发展迅速。原址蛟溪(今大王殿庄)地域狭窄,束缚王氏人口繁衍和事业的发展,后裔陆续徙迁湖上垴、九垅坵、罗城畈等地,遂后纷迁通山、阳新、大冶、黄石等各处。为了固本思源,于是伯高在大王殿庄西北下王畈东边的虎头山下重建蛟溪祠堂。祠堂规模为上、中、下三重,乃土木结构建筑。祠内木雕石刻技艺精湛,所雕人物栩栩如生,所刻山水猛兽形象逼真。此为二次建造之宗祠。历经数百年风雨,祠堂曾先后数度复建和修缮。“蛟溪祠堂一直矗立于现址未动。成为族人集会之会所,祭奠宗祖之圣地。

1939年(民国三十八年),正处于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寇之际,族人亦处于民不聊生之中,蛟溪祠堂由于战火浩劫,且因多年失修,不幸于年夏三重大厅先后倒塌,一座名堂夷为平地。

1941年间,族人中有识之士,四处奔走呼号,为振兴蛟溪王氏,恢复祠堂原貌,决定在原址上复建宗祠。但无奈战火纷飞,经济萧条,有心无力,仅复建上重祖堂。外在祖堂西侧加建“谅望公所”(即君津七世孙继谅继望二公)一幢,中、下重停建。解放初,由于左倾思潮严重影响,祠堂一直未予竣工。六十年代,这里成了“洪一农业中学”校址。“文革”期间,祖堂再度惨遭劫难,楼台斧锯、石刻泥封、祖殿拆毁、牌匾焚烧,所余砖瓦木石1970年全皆用于“洪一公社”建造礼堂。每每经过宗祠故地,痛哉,惜哉!

斗转星移,春光万里,欣逢昌隆盛世政通人和之际,族人咸集蛟溪故地,再议复建宗祠之盛事。全体族人和蛟溪后裔名人志士涌跃筹款捐资计达130余万元,于公元2014年(甲午)春奠基。鸠工采石,度地填基,延师揽匠,数月施工,方再次建成“蛟溪祠堂”。

蛟溪祠堂坐北朝南,背靠虎头山,虎头山上青松翠柏掩映着落业祖君津公之墓,面向如蛟龙卧地的蛟溪河。此间沐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虎踞龙盘,乃千古风水之宝地。祠堂长五十米宽十六米,占地面积捌百平方米,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祠堂分上、中、下三重,上重为祖堂,堂中神龛和牌位雕刻精美,古色古香;中重为正厅,两边为站厅,厅中八根水泥大柱分序排列婉如巨人撑起大厦;下重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议事、陈列、阅览各厅,下层为大戏台。祠内均系水磨石地面,屋顶全部采用琉璃瓦覆盖。重门面对屏风,屏风书写着“王氏家训族规”。重门外八根盘龙大柱,如屏如障,支撑起光彩陆离般的斗拱与飞檐,巨型牌楼气势恢宏,整座建筑金碧辉蔚为壮观。

蛟溪祠堂”再一次复建告竣,上可慰先祖之灵,下可祈后世之福,但愿先人含笑九泉,光前裕后。后裔慎终而思远,勿忘祖泽渊源。亦愿蛟溪王氏家族以这里为中心,承先启后,英才辈出,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再接再励,谱写出更加辉的篇章,是为记。

                                         君津公第三十六代孙 勤贤 敬记

                    2015年6月

保存 | 打印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