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佰余年的误解今朝查明
王贤勇
2012年江西武宁统修本县宗谱时发生了令定公与继定公的后人起了争议,已有四个地方将继定的后人修入令定公名下去了,关于这个问题联谊总会现已查清,在2014年5月中旬有贵州省维纳县王桢祥八十四岁的老先生,寄来了甘肃省两当县档案局收藏的一本谱,这本谱正是湖北省通山县茅田王氏顺治丁酉1657年修的谱,此谱由王福利1818年送到甘肃省两当县王福明那里的谱本,正是档案局收藏的那本谱,里面三篇文章关于令定公与继定公误修的情况作了明确的说明。2017年通山王氏联谊会王定乾会长亲自至两当县拿来这本谱核实,2018年4月下旬,王定乾会长在总会的陪同下又去陕西省走访寻亲,又在山阳县箭杆河镇通山茅田、苦竹墩八甲猛柱村王能鸿先生家也发现了这本谱,道光七年正是两当县档案局收藏的那本谱,他说在他家保存了几代人,这本谱原本原样,无一字损坏,三本谱都说明了误修是在公元1572年在江西瑞昌市统修锹溪总谱时,由王庭达先生主修,因为令定也用个定字,继定也只用个定字,所以将继定的英甫公错修在令定公下面,根据江西新建县和永修县、德安县的宗谱记载:令定生世宝、世模,世模生知礼,知礼生继往,继往无传,但是总会寻找七年也确实没有发现令定公的后人。在万历34年公元1606年统修时,有王维周谱序,就将前届统修的令定与继定误修说得很清楚。因中间只隔了34年统修能说清楚。关于这个争议以湖北通山定乾会长为主,总会配合将证据摁在面前,先后将江西的武宁县殿背祠、通山县的留驾山祠、大冶市的王畈祠、阳新县的清夫祠等地方错修形成文书全部纠正。总会告知永不生非。
锹溪王氏联谊总会致
2019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