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2024年12月9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王氏谱牒 » 正文
  • 关于统一“瓘文堂”堂号的决定
  • 关于召开第三届中华锹溪王氏联谊大会的通知
1 2
关于恢复“瓘文堂”和大修锹溪王氏大成谱的提案

关于恢复文堂”和大修锹溪王氏大成谱的提案

兼析姓氏、郡望、堂号来源和锹溪王氏与

琅琊王氏、太原王氏、三槐王氏的关系


    最近常看到锹溪王氏在新修家谱里称三槐堂,重建祠堂时公开提出归属三槐堂,锹溪王氏群里也有人自称是三槐堂或太原王氏后人。我本以为他们为了盲目跟风才故意改的,但在查阅大家提供老谱时,才发现不少支派的清代老谱也这样记载。其实锹溪王氏不属于太原王氏,更不归属三槐堂。为了纠正认识上的误区,就有必要对姓氏、郡望、堂号及槐的由来和琅琊王与太原王、锹溪王氏与三槐堂的关系加以说明。

姓氏、郡望、堂号的来源

姓氏来源:

姓是汉字文化圈表示血缘集团的名称,氏是它的分支。上古时期原本无姓,在经历了漫长的时代演变才有了姓。姓是左右结构,表示从女而生。在母系社会里,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后来进入父系社会,才慢慢有了姓,但只能是贵族集团才有姓庶人则没有姓只有氏或连氏也没有。上古只有八姓,即:姬、    姜、妫、姒、赢、姞、妘、姚。

    八姓只有姬、姜、姚三姓流传至今,其他五姓今已消失。上古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姓氏统一。黄帝有二十四子,得姓十四人,有十二姓氏,分别是姬、姞(吉)、酉、祁、滕、葴、任、荀、僖、儇、依(衣)。姓氏合一后,仍是同姓不通婚,同氏可通婚。本是氏的姓起源有以下几种:1,以祖先的族号为姓,比如夏、商、周 ;2,以国为姓,如齐、秦、郑等;3,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等;4,以居住地为姓,如东郭、南郭等;5,以动物、植物名称为姓,马、牛、花、柏等;6,以数字为姓,如伍、万等;等等来源。
    王氏(姓)来源:
    一、子姓之王:
    黄帝后裔高辛氏帝喾生契,契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河南商丘,赐姓子,成汤灭夏建商,纣王无道杀王子比干。周武王灭纣王,把朝歌(今河南卫辉市、汲县一带)赐予比干后代,遂以王为氏(姓),朝歌更名汲郡,此王氏为“汲郡王”。后代分别迁移河南新野、中山(河北定县)、章武(河北行唐)、东莱(山东掖县)、河东(山西)临漪等地。
    二、 姬姓王氏:
    黄帝(姬姓)四传至弃即谷神后稷,弃后人周文王、武王建周。姬姓王有四:
    1.武王十一世孙平王,平王孙姬赤被胞弟姬林夺去王位,赤奔晋国。他的子孙改姓王氏,一直到唐朝以前,他的后人就生活在山西临猗,赤为河东临猗王氏开山祖先。
    2.周平王十传至东周灵王,太子子晋(又名子侨)因直谏被废成庶人成仙升天。子宗敬后来任司徒佐侄景王,因是王室之后,时人称其王家,遂姓王氏(后详述),是琅琊王和太原王共同始祖。
    3.灵王五传至周考王,考王将王城洛阳封给弟揭,时人称揭为桓公。周国亡后,揭的裔孙迁河南伊川和临汝,就姓王氏,此王氏称王城王氏。
    4.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被周成王封于毕地(咸阳西),裔孙毕万在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封于魏。后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时四君子之一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就是毕万后人,他的后代在魏亡后以王为氏。同样毕公高的后人魏王假,他的后代在国破后也称王氏。毕公高是后来的京兆、高平、山阳、河涧诸王氏共同祖先。
    三、 妫姓王氏:

舜父鼓叟与舜的继母生象,父鼓叟、继母、弟象均虐待舜,舜反而非常孝敬父亲和继母,疼爱弟弟象。尧便将二个女儿娥、女英嫁给舜,并禅位于舜,舜后来被列入《二十四孝》之首。周武王因此封其后人妫满于陈(开封东)。妫满即胡满,胡满十世孙胡完以陈地为氏称陈完,完的五世孙桓为齐国大夫,食邑于田,遂改称田氏。桓的九世孙田和废姜姓齐君,自立齐王。秦灭齐后,齐王建三个儿子迁共地(今河南辉县)。建之长子升,升的儿子安被项羽封为济北王,刘邦建汉后,安失去王位。其后人以王为姓氏,号曰元城王氏,篡汉王莽即是其后人,后分北海王氏、陈留王氏。
    四、赐姓、改姓

王莽篡汉后赐多人王氏。冒姓,如鸟桓族冒(充)王姓,《隋唐演义》中的王世充即是。改写,金国女贞、蒙古、满清(在清亡后)改姓王。
    综上所述,王姓有多种来源,以前说的太子晋是中华王氏始祖是不妥当的,他只能是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的始祖。
    

郡望:郡是行政区域,望是一区域的名门望族,在某个区域为人仰望的世居户,有别于这一区域内的其他族人。秦始皇以前没有郡望一说,秦始皇实行郡县制。郡望始于西汉,成于东汉,兴盛于魏晋南北朝。如南北朝时过江侨姓为王谢袁萧,隋唐时的北方四郡:范阳(北京、保定一带)卢氏、清河(在河北)崔氏、荥阳(郑州)郑氏、太原王氏。唐时有五姓七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门阀制度造成等级森严,豪门望族不仅控制地方政权,还把持朝政。虽然名义上实行举荐制,但举荐的仍是士族,寒门庶族根本不可能被举荐。隋炀帝兴科举,废门阀,也从庶族中选拔人才,但门阀制根深蒂固,仍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武则天时,宰相李义府为儿子向山东卢氏求婚遭拒绝。《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王氏郡望为一琅琊,二太原,三京兆。宋代郡望影响力仍不小,《百家姓》的前八姓中赵为国姓,钱为钱塘王钱缪之姓,后面六姓均是皇后外戚。直到民国时期,郡望仍有影响力。现在郡望又开始起作用,国内人们利用郡望寻根联谊,海外华人用郡望回国寻找祖籍。直到民国,王姓有二十一郡望如下:
    1.琅琊王氏(姬姓)
    2.太原王氏(姬姓)
    3.北海王氏(妫姓),北海在今山东昌乐西,舜的后人,齐王田和之后。
    4.陈留王氏(姬姓),今开封,齐王建之孙安的后人。
    5.东海王氏(姬姓),今山东郯城县。三国徐州刺史陶谦后人。
    6.高平王氏(姬姓),汉魏时山阳郡,今天的山东巨野县。
    7.京兆王氏(姬姓),毕公高、信陵君后人,分四支:霸城(西安市东北)王氏、新丰王氏(临潼东北)、蓝田王氏(蓝田县柳城)、杜陵王氏(长安县东北),其中霸城王氏、杜陵王氏最有名。

8.天水王氏:今甘肃天水市。
    9.东平王氏:今山东东平县。
    1O.新蔡王氏:今属河南驻马店市。
    11.新野王氏:今属河南省南阳市。
    12.山阳王氏今:属山东省滕州市。
    13.中山王氏:今归河北省定县。
    14.章武王氏:今归河北省行唐县。
    15.东莱曲城王氏:今在山东省掖县东北。
    16.河东王氏:今山西省临猗县南,以上第8至第16是子姓比干后人。
    17.金城王氏:今陕西省汉阴县。
    18.广汉王氏:今四川省中江县东南。
    19.长沙王氏:今长沙市。
    20.堂邑王氏:今江苏省六合县北。
    21.河南王氏:今洛阳市,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人。
    除二十一郡望外,还有三槐、开闽、元城等王氏也很有名,但属于堂号。元城王氏在王莽篡汉后就不在二十一郡望里边。
    

堂号:
    堂原指房子里宽敞明亮的前堂,有别于后室,相当于今日的客厅,是会客的地方,后来就成了家族门第中的堂号代称。堂号是郡望的分化与发展,是某一家族郡望繁衍发展迁徙过程中分化出不同的支系,为区别不同支派的贫富和贵贱,就在郡望下面加许多新的名号,称房或堂。它的功能是家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起慎终追远、团结血亲、敦亲睦族、凝聚家族力量的作用。具体大约以下几点:1、辨别族亲血缘远近,2、明白本族迁徙过程,3、彰显祖先功德,4、推家规、家训的教化,等等。堂号的产生年代大约在曹魏南北朝时期,堂号的来源有纪念追思祖先,如听笙堂(纪念得姓始祖太子晋);有寄托希望,如三槐堂;有表明地域,如长沙王氏;有纪念祖先开基之恩,如开闽王氏,等等十几种。堂号有二分法:1、大堂号(广义),即祖先发祥地的秦汉郡望;2、小堂号(狭义),同族中自立的。三分法:1、总号即郡望,如琅琊王氏;2、分堂号,如锹溪王氏文堂和开闽王氏;3、自立号,如槐荫堂、听笙堂等。堂号有一姓多号,也有不同姓氏用同一个堂号。元代后郡望与堂号已没什么区别。
    

锹溪王氏来源及与太原王氏、三槐堂的关系

锹溪王氏源自姬姓,是琅琊王氏重要支派,现对相关问题论述如下:

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的关系
    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字子乔(侨),生于公元前565年,殁于公元前549年。 子晋是周灵王太子,他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厚道敏捷,贤德温良,恤民情,声望高,工音律,辅助灵王,颇有建树。其时东周国力式微,一些大的诸侯对其不敬。晋国占东周声就、复与两处土地不还,派叔向去东周,太子晋提五个问题,叔向有三个答不上来,回晋后要晋侯归还土地。盲臣师旷阻拦自请拜谒太子晋,被子晋宏论折服而肃然起敬。晋国从而礼待周室。子晋说自己三年就要上天,果然不到三年就薨逝。当时洛阳谷、洛二河泛滥成灾,周灵王为保障王室和祈求长生的昆昭台安全,下令壅堵河道,子晋谏父为民计停止堵塞,疏通河道。灵王不听劝告,子晋拼命犯颜直谏,迫使灵王收回成命,保障了百姓安危。并以此告诉灵王处理政事宜疏通而不要堵塞言路。灵王恼怒,加之晋弟姬贵作梗怂恿,就把晋贬为庶人。子晋厌倦王室生活,忧心世事,便上王室近郊的缑山(在今偃师市)之巅,凝望嵩岳太室山整日吹笙,后驾鹤升仙。灵王愧疚,思念其子,遂修庙宇,百姓感其德焚香祭祀。公元699年农历二月初四,76岁的武则天(武为姬姓,把李唐改武周)封禅嵩岳,返回时住在升仙庙内,便祭祀祖先太子晋,敕笔“升仙太子碑”六字,亲书碑文34行,2129字,用“飞白体”镌刻。斥资在院内建碑,碑高近两丈,宽近五尺,厚一尺半余。可惜后来被雷拦腰击断,仍巍然屹立。乾隆皇帝也在院外修御碑一座。庙碑于2006年成为国务院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其子宗敬辅助叔周景王为司徒,在洛阳时就被人号称王家,遂因以王为氏。宗敬八世孙错为魏将军,十四世孙颐自平阳迁频阳东乡(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美源镇)。从晋公到离公历二十世。十八(又说十六世)世翦(与白起、李牧、廉颇合称战国四名将)、十九世贲均秦名将,平燕楚、下百越、攻赵魏,为秦一统天下立不世之功,父子随秦始皇东巡渤海时曾到山东琅琊(郡治在胶南市琅琊镇)。二十(又说十八世)世离受风范世家熏陶,立军功,被封武城侯,继任父贲之将军位。秦末农民起义时,跟随主将章邯到河北巨鹿攻赵。由于:1、诸侯国拼命反抗;2、离受制于无作战经验的主将章邯;3、一连三月不见星光,大雨泥泞,精装备受到限制。为霸王项羽俘虏和二十几万兵士一起被项羽坑杀(又说自殉)。离长子元、次子威为避秦害,迁山东琅琊定居。元四世孙吉在西汉宣、昭二帝时官居谏议大夫,致仕(退休)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山东费县东,今兰山区白沙埠孝友村),称琅琊王氏,尊元为琅琊王氏始祖。次子威过了很长时间才仕西汉扬州(今南京,今扬州彼时为广陵郡)。威九世孙霸(系元之四世孙吉的六世族孙)才自琅琊迁居晋阳(太原市郊),称太原王氏,尊威为太原王氏世祖。太原王氏为把琅琊王氏纳入太原王氏分支,则说宗敬见周室颓废,把迁河东平阳(含今山西运城、临汾及晋中、吕梁部分县)说成是晋阳,甚至说成太子晋遭灵王贬谪后,迁居并州太原城。人称王家,遂为王氏,称太子晋为王姓一世祖,称宗敬为太原王氏郡望的始祖。又称威任扬州刺史后自琅琊复迁太原或又说是威在离死后直接避难晋阳,从而把王元的琅琊王氏说成太原王氏的分支。秦始皇时才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太原和琅琊都是其中之一。他们所谓的宗敬迁晋阳(实为平阳)的时候根本无郡的行政区域,郡望也是始于西汉,成于东汉,盛于南北朝。退步说宗敬或威迁晋阳时就有太原王氏郡望,那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应该都是其中的堂号,不应该把兄长元的琅琊王氏作为弟弟威的太原王氏郡望的分支。其实王元的四世孙王吉任西汉谏议大夫,历经汉朝武、成、宣、昭四帝,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一大纯儒,开显贵之先河。卧冰求鲤的孝子王祥作为汉臣任西晋宰相时,见皇帝司马炎时只揖不跪拜,感动世人,琅琊王氏遂被称为孝感王,简称孝王。明朝嘉靖皇帝在嘉靖十三年时赐琅琊王氏孝友格天下,都乡南仁里遂改为孝友村。王戎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西晋宰相王览的孙子王导、王敦举族南渡,护助司马睿南迁建康建东晋有功,导任宰相历事元、明、成三帝,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与后来的谢安、谢石形成了乌衣巷世家。琅琊王氏在汉唐间任宰相104人次,除连任者仍有92人任宰相。琅琊王氏作为侨姓〈自北方迁南方之姓氏)首族,侨姓仅任宰相的就有90多人。成帝害怕琅琊王氏夺走江山,逐步剥夺其权利。琅琊王氏慢慢的远离政治中心后,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琅琊王氏占据了东晋、南北朝的文化中心。南北朝时,王导的六世孙王素投靠北魏,他文治武攻被重用,娶孝文帝陈留长公主为妻子,女儿嫁给孝武帝,孙女儿嫁给孝明帝,家族又显赫起来。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后,琅琊王氏就彻底的衰落了,无怪乎唐代的诗人刘禹锡写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
    太原王氏称威任扬州刺史。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王元、王威当在公元前207年逃难琅琊。刘邦公元前202年称帝,崩于公元前195年。刘邦废各郡御史(司监察之职),文帝复设监御史,但不常设。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汉武帝把全国分成十三个部(州),作为全国行政治理区域,各设部刺史一人,后来通称刺史。扬州是其中之一,从公元前107年到公元前207年间隔100年。王威根本不可能任刺史,也许是在汉武帝前边的六位帝王时任过谏御史,太原王氏为其美名罢了。太原王氏又分祁县、晋阳二支。
    祁县王氏:威九世孙王霸有二子。长子曰殷,东汉时任中山太守,食邑祁县。东汉末年,殷的四世孙王述生三子:隗、懋、允。允乃利用貂蝉让吕布除掉乱臣董卓的司徒王允。祁县王氏殷的后人王彪,在曹魏末年高平陵政变后,公然对抗司马懿被赐死。
    晋阳王氏:殷次子王咸随父仍居晋阳,后人王泽、王昶支系。 在东汉时仍非常显赫。王昶的儿子王浑在曹魏末年支持司马懿,是西晋开国功臣。后来其后人在东晋末年遭到三次家难,从此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太原王氏后人因世居北方,进入唐代,有人是唐太祖李渊在太原为唐王时旧属,随之而发迹起来,成为五姓七族之望族之一。不过太原王氏从曹魏末年起就分成两个利益集团,互相倾轧,直到唐朝灭亡。他们自己还内斗,所以故意贬低琅琊王氏就不足为怪了。而琅琊王氏主要发展期是在东晋和南朝,活动在南方。北朝占据中原地带,他们尽管逐渐进入北方政权,比如王偞之、王瓘文父子等,可仍不如太原王氏在唐朝显贵。但总体来说,琅琊王氏仍是中华王氏重要郡望,内部各分支互相尊重,所以《新唐史.宰相世系表》仍把王氏列成:一琅琊、二太原、三京兆,从中可以看到琅琊王氏在历史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综观上述,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一脉同传,都在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不应厚此薄彼,更不能互相攻讦。
    锹溪王氏不属于三槐王氏

锹溪王氏乃琅琊王氏一大支派,始于隋唐,因此时琅琊王氏或为官或避乱大量南迁。西晋宰相王览第六子——东晋国子祭酒王琛为了稳定东晋开国局面,随开国宰相胞侄王导(琛公长兄裁之子)举族由山东琅琊临沂南迁豫章(今南昌),琛公次子侃(吴国内史或谏议御史)的后裔十二世孙(子晋四十四世孙)偞之公乃洪州(南昌)人,官拜洪州刺史,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因寻访祖迹(又说避战乱),择地隐居江州(九江)德安昆仑山,是为上宅,距锹溪四五里许。偞之之子瓘文,才华出众,文武双全,深受武则天器重,于垂拱元年(685)赠凌烟阁学士,赐金紫光禄大夫,官拜工部尚书。后迁锹溪。瓘文公多子多孙,瓜瓞绵绵,簪缨簇簇,至唐宣宗十二年(858),君字辈二十人,析为九分迁往别地。君字辈诸人大都显贵,多居要职,如君权公出任部尚书。时人称瓘文公为“江右夷吾”,尊偞之公为始迁祖,尊瓘文公为锹溪王氏一世祖。唐太和元年(827)时君津、君汴二公与诸君辈始修家乘,制谱诀派语“君承少师令,世知继仲宗。公汝延时泰,天元宇宙洪。宣和纯正直,福德永兴隆。文武全忠义,贤能定有功”,为纪念瓘文公开基恩德,遂把瓘文公名讳定为锹溪王氏堂号“瓘文(瓘是玉,瓘文意为有字的玉)堂”。瓘文公荫庇后人,其世孙君朋,君朋世孙王韶乃北宋名将,向宋神宗献《平戒策》,和兄、子在今甘肃、青海一带为宋室拓地三千余里,改变了宋朝自开国以来被动挨打的状况,恢复了唐朝以来中原王朝控制熙河地区六州的局面,是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的“强兵”策略体现。因军功卓著,被宋神宗敕封观文殿学士和龙图阁学士,官至枢密副使,薨后谥“襄敏”。上封三代,下覃九族。宋哲宗令熙河立王韶庙,赐额“忠烈”,追赠诸种国公,如江国公、燕国公等。其子王厚、王端、王寀,孙彦博、彦融、彦举,曾孙王阮、王万全、王万枢,玄孙王遂等或战功显著,或著作齐身。家族繁盛,上下五世二百多年间共中十位进士。其孙彦融有感祖宗恩德,写《王氏总说》。现今使用的新派四十字乃清同治六年进士王凤池所编。
    槐的寓意、槐堂及三槐堂
    槐乃民间的苦槐 ,但在周朝是国槐,与朝野有密切的关系。在周天子的宫殿外有三棵槐树和酸枣树等九种带刺的荆棘树。周天子会见百官时,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名分。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面槐而立朝觐天子,左右九卿面九棘而立。槐成了王室宫廷的符号和官位的别称。后世以槐棘比喻公卿。在周代及其以后,槐树也成了民间的吉祥树种,以槐树寄托希望,讨取吉兆。特别成了士子的偶像,科举吉兆的象征。以槐树指代科考,把科举考试年成为槐秋,考试月称槐黄,举子赴试称踏黄。
    如前所述,无论什么姓氏,凡祖先中任过宰相、太尉、尚书的官职,堂号都可以成为槐堂;出过三位以上的三公类官员就可以称为三槐堂或四槐堂等,锹溪王氏的不同支谱也就多用槐堂或三槐堂。加之王祐的三槐堂出名后,大多不同郡望王氏后人攀高附贵,使用了三槐堂的堂号,以讨吉庆,出现了使用三槐堂号的王姓占当今天下王姓超三分之一的怪象。
    “三槐堂”得之于北宋王祐在汴梁自家庭院中手植三棵槐树而得名。王祐(又为祜),山东莘县人。祖父王言在唐末任过今河南滑县、浚县县令,王祐生活在五代十国和北宋初期。先仕后晋、后仕后汉及后周,任今河北魏县、河南南乐县县令,随赵匡胤入开封,显德三年(956)二月入判三司户部勾院,五年(958)三月拜汴京留守。公元960年正月宋太祖即帝位,颇得太祖赏识,拜祐为监察御史、殿中御史。先后召拜中书舍人,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知潞州和大名府,祐于965969 年间定居汴城东。赵匡胤不愿意看到将领们大权在握,便杯酒释兵权。969年,他假托大名府镇守符彦卿图谋不轨,委派王专门查处此事。赵普假以相让之,太祖许诺事成回朝后升他为宰相 ,世人皆以为他能担任宰相.王祐考察符无谋反之事,回朝如实上奏,竟以自家百口担保符无罪。并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滥杀无辜,故享国不永,愿陛下引以为戒”,劝诫宋太祖吸取后晋、后汉教训。惹怒宋太祖,被贬知襄州(今湖北襄阳),后被太召回。太宗祐知开封府 拜知兵部侍郎祐临死前见任宰相无望,在其庭院中亲手栽种三棵槐树,对天祈祷:“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希望子孙位居三公。后果不其然,其次子旦在真宗朝官至宰相,进位太保,居三公之首。其孙(旦子)王素在宋仁宗朝将帅三十余年,谥懿敏公。王素在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上书仁宗为父旦立碑获准。王素逝于熙宁六年(1073),生前在开封县城东门外建宗祠,把宗祠命名为三槐堂。宋熙宁六年,王旦之子王巩在山东莘县建第二个三槐堂,六年后即神宗元丰二年(1079)大文豪苏轼为之作《三槐堂铭并序》,“三槐堂”堂号就闻名华夏,远播四海。后人称这支王氏为三槐王氏。从此“三槐堂”便成了王后人的专有名词,远非原来的槐堂及三槐堂的含义。
    三槐王氏隶属太原王氏,但后来也有说归琅琊王氏。目前全国大多数三槐王氏如三沙王氏认为应该归属于太原王氏。
    锹溪王氏一世祖瓘文公成名早于三槐王氏王祜三百余年,锹溪王氏使用“瓘文堂”堂号的时间比三槐王氏使用“三槐堂”早二百四十多年。锹溪王氏后世在北宋中后期及南宋初期的历史作用和影响远大于三槐堂。只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锹溪王氏后裔迁徙各地后,使瓘文堂号逐渐湮失。锹溪王氏应正本清源,不应再继续错误地使用三槐堂堂号,因后来的三槐堂远非当初锹溪王氏个别支派使用三槐堂的本意。
    关于派序、世系混乱问题
    如前所述,锹溪王氏自公元827年制老派四十字派语至今已1190年,大多支派将近使用完毕,个别支派已用同治六年(1867)进士王凤池编制王氏大成宗谱新派四十字派语。锹溪王氏长达1200年的繁衍发展中,迁徙各地,家族兴盛,人才辈出。但由于道路远阻,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交流过少,在使用老派四十字的派序中,不少支系自立派语(辈分),与老派脱节,各支派使用派序严重不统一,甚至颠倒。在宋金对峙时出现南北用字差异,尤其是元代蒙古族歧视汉人的时候,名字多用数字表示。世系也极其混乱,祖源含糊不清,造成后人对祖源的归属认知错乱,产生争议,不利宗族团结。还有个别支派理解错误,仍然认为自己是三槐堂或太原王氏的后裔,严重的扭曲了家族历史的真实。
    鉴于上述原因,向大会郑重提出所有锹溪王氏统一使用琅琊(为有别太原王氏)锹溪王氏瓘文堂堂号和新老各四十字的派语。原有小堂号如种槐堂可放在琅琊锹溪王氏瓘文堂的下角。在认真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本着尊重历史、科学严谨的态度,正本清源,甄别规范世系,达到枝顺条晰。国有国史,省市县有志,族有宗谱。家(宗或族)谱是社会发展历史的组成部分,它是家族姓氏血缘、繁衍发展迁徙等家族文化历史书,起“尊祖敬宗睦族”的功效,有着团结族人、促进社会发展、有利国家的作用。锹溪王氏应在适当的时候,按家谱的格式(姓氏渊源、家族历史、祖先功绩传记、派语、世系、世语等)重新制订王氏大成谱。排版按古时的从右向左、从上到下的竖排方式以显示庄重既是对祖先的尊重,也使本末顺序像金字塔状一目了然。因为中国古代座次以右(面对)为尊,读书写字也是从右向左竖排的顺序,只不过在1955年因为郭沫若先生的提出,才改成了从左向右的横排方式。
    

                由于时间仓促和知识有限,难免有错误,以上提议有不妥之处,请修正。

                      锹溪王氏君朋公、韶公裔孙:王忠升  
                                               撰于二O一七年孟冬

保存 | 打印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