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在线 » 正文
  • 关于召开第二届中华锹溪王氏联谊大会的通知
1
琅琊王氏家族盛衰记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斜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怀古诗《乌衣巷》,大概人们在孩提时代就都耳熟能详。据说白居易曾为这首诗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这首诗妙就妙在它集中描写了今日乌衣巷的破败,同时又巧妙地暗示了昔日乌衣巷的繁华,并通过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哀绪。可以说,这乌衣巷是六朝豪族,尤其是王谢两家盛衰见证,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两晋南朝史海钩沉的历史见证。 

    两晋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最为缤纷错综、华彩纷呈的时代。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 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政治的混乱繁复和精神艺术的蓬勃发展,既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各种行为的合力的结果,同时又塑造和影响了当时和以后很多代人。在魏晋南朝人当中,众多世家贵族子弟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他们的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始终代表着那个时期的主流。在这些世家贵族当中,琅琊王氏无疑是最为举足轻重也最富戏剧性色彩的一个大家族。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门阀士族制度最为鼎盛的时代,那个时期中国士族如林,可是,几乎没有哪个世家大族堪与琅琊王氏比肩。即使是曾有过王谢并称的辉煌历史的谢家也远远不如王家昌盛繁荣。生活在齐梁的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曾说过: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 

是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家族的谱系可能续的比王家还长,却没有王氏家族权位 那样高;有些家族可能曾经在权势上胜过王家,却没有王氏蝉联的那么久。三百多年 来,王氏家族能人辈出,仕宦显达,他们或引领一代之风尚,或执一朝之牛耳,从汉魏 入两晋历南朝,一直是那么繁盛,那么荣耀。虽然琅琊王氏族系庞大,各个分支升降不一,时而此支显贵,时而彼支荣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却始终不离这条河,大家共饮一河水,齐话一家情。

这种错综复杂而又绵远久长的家族盛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而王氏家族因为子息实在藩盛,以至于王姓名士星缀史册,甚至出了很多同名的,王戎、王肃、王衍等等名字就常被堂兄弟、从祖孙共用。这又让 人联想到了加西亚马尔科斯的《百年孤独》中的何赛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家族。

实际上,琅琊王氏家族政治生活的戏剧性、精神生活的浪漫多彩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中外两 大家族,若此前真有那一代巨匠偶而援笔录下琅琊王氏家史,那这部书或许比之《红楼梦》或是《Cien Anos de Soledad》更为脍炙人口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也未可知吧?能在这方面堪与王家并称的,只有阳夏(音甲)谢家而已。这正是:千古浮华红楼梦,百年孤独王谢家。 

琅琊王氏第一代:以孝悌起家的王祥、王览兄弟 

中华书局的《世说新语》影印本书后附有琅琊临沂王氏谱,其中王祥、王览被列为第二代,他们的父亲王融被列为一世祖。不过,琅琊王氏家族真正走上历史舞 台的却是王祥、览兄弟俩,所以本文以这两人为第一代。 

王祥的名字也许读者很陌生,但是提到二十四孝,人们便没有不知道的了。王祥和王览两兄弟,一个被收到《二十四孝图》中,一个被收到《二十四悌图》中,他们 的事迹在过去曾经广为流传。  

据说王祥至孝,而且他所孝顺的是他的后母朱氏。他的后母人品一般,常在他的生父耳边谮贬王祥,以至于王融也渐渐讨厌王祥。但是在生父继母生病的时候,王祥却能衣不解带地伺候奉养。朱氏喜欢吃新鲜鱼,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居然要求王祥为她去捉活鱼。王祥立刻来到河边,却见河上冰层极厚……正待他打算轮锹凿冰之时,冰面突然自行裂了个缝,从中蹦出两条鲜活的鲤鱼来到王祥脚下。这条传说后来又被可爱的古人们修改成王祥脱掉衣服用身体融化坚冰,这便是卧冰求鲤的传说。

人们都为他的纯孝所感,便把那条河改名作孝感河。即便如此,后娘朱氏也经常虐待王祥, 还让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去找看果树。风雷震坼,天公威懔,谁又能以一人之力保护这几株果树呢?可是王祥做到了。每遇风雨,他便抱树而泣,后来这几株果树居然都枝桠 无损。在今天,山东临沂孝感河边还有一块碑,他告诉人们:此地便是王祥风雨守李 ”…… 

王览和王祥不是一个妈妈,却非常爱护自己的哥哥。据说每次朱氏虐待王祥,王览便与俱,让朱氏狠不起来。长大之后王览更是多次劝谏母亲,为了防止母亲把王祥 毒死,每次饭前他都要先尝一遍。 

这哥俩的故事有些确实离奇,不能不排除被后人偶像化的可能。但是两人的孝友却还是可信的,这一方面从时人对他们的评价可以看出,也可以从当时的社会风气推断。东汉尚名教,忠义孝信既是朝廷选拔人才的衡量标准,也是当时人的行为信条。德操人品在当时为人所重,王氏兄弟的孝友仁爱,本就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东汉伪名士很多,而且很多都被戳穿,王祥哥俩的好名声却伴随他们始终,看来他们应该不是装的了。 

不过,从兄弟俩的行为中,我们却可以看到这个家族得以兴旺的一个深层原因:王氏家族在以后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提携甚至互相庇 阴,并且坚持家风家学教育,使得王家能够世代繁盛不衰,盛名播于江左。 

兄弟俩的孝悌给他们带来了好名声,也给他们搭起了步入仕途的阶梯。汉魏时期从征辟制到九品中正的人才选拔制度,从月旦到清议,高尚的操守还是为人所重的。因 此,当王家因避战乱来到庐江之后,便屡受征辟。终于,在虐待了王祥半辈子的后 母死后,王祥应徐州刺史吕虔之邀,作了已经篡汉的魏朝的别驾。从此,琅琊王氏家族 开始步入中国政治舞台。 

琅琊王氏家族据说是汉代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王祥的祖父王仁还作过青州刺史,可是王祥、王览的父亲王融却公府辟不就,不肯做官。这个平民老头也许不知道, 在他身后,他的后代们将在中国统治层的金字塔尖活跃数百年。 

王祥仅比诸葛亮小三岁。在他出任别驾的时候已经是个老者了。不过他的政绩不 错,吕虔又非常信任这个孝子。他击灭匪盗,大行政事,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州中智力的 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当时有歌谣说: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此后,王祥的官越做越顺,最后直到封万户亭侯,位列九卿。太学以之为 ,他南面几杖,教诲天子,位极荣宠,成为一个资深老官僚。  

不过,王祥真正为后人所树立的榜样,却是他的与时俱进 

王祥在中央作大官的时候,正是司马氏横行的年代。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髦被司马氏兄弟杀死。这时,朝廷中人人自危,王祥却抱着小皇帝的尸体大哭,并高喊:老臣无状。这个行为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旧主的忠心,使其他人面有愧色。另一方面,这老臣无状的自责又把错误都推到了高贵乡公身上,替司马兄弟的丑行进行了开脱。聪明绝顶的司马兄弟怎能不领情?于是,孝友忠义并且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老王祥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升为三公。 

咸熙二年(公元264年),也就是晋取代魏的前一年,司马昭被封为晋王,同为三公 的何曾、顾顗(音蚁)和王祥前去庆贺。前两者都是晋公的心腹,事前和王祥商量是不 是要跪拜。王祥危言道:相国诚为尊贵,然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拒绝向司马昭跪拜,看起来象是很有骨梗之气,其实这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三公在晋公面前下跪磕头,确实容易让司马昭难堪,这么做也算是替司马氏考虑。司马昭自然也对这件事情心知肚明。 

入晋之后,王祥坦然迎纳新朝。不过他年岁已高,又知道自己不是司马家的心腹, 便提出退休的要求。司马炎在屡请之下最终用高调厚赏打发了这位老臣,既成全了王 祥,又美化了自己。  

王览似乎无甚特意之处,但也像他哥哥那样,没犯什么大错误,最后也得以光荣退休。

曾经一手提拔王祥的吕虔有一把配刀,据说此刀只有位列三公的人才能佩带,否则反受其殃。爱才而且知趣的他似乎预感到了王祥家族的昌盛,便把这把刀赠给了当时的别驾。据说王祥死前又把这把刀转赠弟弟王览,并对他说:汝后必兴,足称此刀。非常巧的是,此后叱咤六朝的王家世族,绝大多数是王览的后代。于是,这把佩刀和孝感河一样,成为了王家精神的象征,与琅琊王氏家族共始终。 

王祥临死前还给后代留下了遗训,内容为:夫生之有死,自然之理。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不有遗言,使尔无述。吾生值季末,登庸历试,无毗佐之勋,没无以报。气绝但洗手足,不须沐浴,勿缠尸,皆浣故衣,随时所服。所赐山玄玉佩、卫氏玉玦、绶笥皆勿以敛。西芒上土自坚贞,勿用甓石,勿起坟陇。穿深二丈,椁取容棺。勿作前堂、布几筵、置书箱镜奁之具,棺前但可施床榻而已。糒脯各一盘,玄酒一杯,为朝夕奠。家人大小不须送丧,大小祥乃设特牲。无违余命!高柴泣血三年,夫子谓之 愚。闵子除丧出见,援琴切切而哀,仲尼谓之孝。故哭泣之哀,日月降杀,饮食之宜,自有制度。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 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颜子所以为命,未之 思也,夫何远之有!” 

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 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这五条,从此也成了王家的家风指导。其后人虽偶 有违逆,却大体上被后人遵循了下来,尤其扬名显亲宗族欣欣,成为了琅 琊王氏家族几百年间的处世准则。

琅琊王氏第三代:清谈任诞与权倾江左 

王氏家族的第二代没有太有名的。王祥有五子,王览有六子。他们多为循吏,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不过,非常重要的是,这批人一方面因为父荫而为官,体 现了世家大族的传承特征;另一方面,他们似乎对家风保持得很好,在政治风波中趋吉避凶,同时又不放松文学和思想教育,这就为下一代的崛起打好了基础。 

  王家从第三代开始,才真正叱咤九州,成为最为煊赫荣耀的世家大族的。他们中的 主导人物是: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导。王衍和王澄是亲哥俩,而王戎则是他们 的堂兄,三人的祖父王雄与王祥、王览兄弟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只算是同族,而 且王衍家族与王祥族相比算是别支。王敦和王导是堂兄弟关系,都是王览的孙子。敦、导兄弟是衍、戎兄弟的从(音纵)弟。 

 这是从辈分和亲缘关系上说。实际上,这五王在性格和作风上与乃祖差异非常大,都有着强烈的清流名士派头,与乃祖的儒士风范相乖甚殊。这种情况在谢家第一代硕儒谢衡和第二代属于中朝名士的谢鲲情况非常类似。而且,有意思的是,以 名士风潮先后来分别的话,这五王居然属于三种人:王戎属于竹林名士;王衍、王 澄属于中朝名士;而与他们同辈的王敦、王导则属于江左名士

  在评说这五位名士之前,我们先要了解魏晋清流

  东汉以孝治天下,讲究名教。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名教的号召力逐 渐衰微,腐朽的东汉朝廷根本没资格维持名教的正统地位,一方面,把持朝政的外戚宦 官镇压高节名士,制造了两次党锢之祸,另一方面,社会风气败坏,儒家传统理念的僵化在汉末间接导致了一些虚伪的假名士的出现。某人纯孝,父亲死了居然搬到 墓道里面去住了好几年,为父亲守丧。结果十几年后人们意外地发现他在他爹的墓里生了一堆儿子。汉末张湛也是个虚伪的人,被人指出来之后他居然大言不惭:我诚诈 也。人皆诈恶,我独诈善,不亦可乎?” 

在此情况下,任情而动的名士风范渐渐成为风范。此中嬗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表 现也决非只言片语即可说清,我将在我的另一篇笔记:《魏晋风流》中细说。我们只说 这些清流们在汉末之后按照时间先后和表现的不同分为正始名士竹林名士中朝名士江左名士等等。他们的行止坐态,我们不妨从这五王身上来观察观察。 

先说王戎的为人。 

据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 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实际上,据考,七人几乎不存在常常相 聚竹林的可能,他们年龄相差很多,高平陵政变发生的时候,最年长的山涛已经44岁, 而最小的王戎只有16岁。此后有人步入仕途有人选择归隐,未必能有世说中的雅 聚。具体的辨析也将放在《魏晋风流》当中说明。 

王戎从小就聪慧过人,双眼炯炯有神,被阮籍高标以清尚而成名。而王戎的行事也受到了阮嵇等人的影响,不拘小节,纵情饮酒,后来他驱车经过黄公酒垆的时候还 曾与人追忆当年语阮嵇在此饮酒事,被晚唐诗人陆龟蒙写进了《和袭美春夕酒醒》一诗中,一时被传为美谈。王戎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也仿效阮籍,强忍悲痛,依旧喝酒吃荤,直到后来方才痛哭失声。时人对之有死孝的称呼。 

不过,王戎却未必长有阮嵇的高操。在尖锐的政治斗争中,他最后还是投靠了司马氏,而没有死硬到底。西晋本就得国不正,司马氏所虚伪地提倡的儒学名教便对名士们不起作用。这便是西晋的所谓政失准的士无特操。人们纷纷求全以自保,纵情以自适,怡情山水,嗜利如命,甚至对美女一般的美男子悠然神往。 

王戎的贪财在当时就很出名。他不顾自己身份,四处占田,以至家资万贯却仍不满足,整日盘算如何能有新的财源。同时他又吝啬无比,每天省吃俭用,连女婿朝他借钱 他都不给人好脸色,直到女儿急取钱还,他才释然 

次说王衍的为人。 

王衍字夷甫,小王戎二十多岁,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知名伪君子的典型。王衍小时候长的比王戎还精神,他未成年的时候曾去拜访山涛,后者见了这个极为标致的小孩 居然赞叹道:何物老抠,生宁馨儿!从此,宁馨儿便成了天下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可见魏晋名士言行的深远影响)。

这个风采出众的王衍从小就聪敏异常,辩才极佳,不过他的夸夸其谈总是华而不实,他先是谈论纵横之术,被人相中之后推荐他去作 辽东太守,他坚决不干,还转而谈玄,侃起来虚无飘渺,不着边际,挥舞着一种类似蝇 拂子的麈(音主)尾,白话过头了发现错误了就随口更改,人们都称他信口雌黄 这个著名的成语最开始说的就是他。不过王衍实际上除了对前人的贵无论大家宣扬之外自己没什么新鲜创造,不过是在人家贵无的基础上进而鼓吹虚无罢了。 

不过,因为自小得到的好名声和他的风采标致,加上他的优秀口才和当时新兴青年贵族的特别爱好,王衍得虚无主义在当时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晋书》中他的本传说当时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 

还有一个著名的成语也是出自王衍。《晋书》本传中有这么一段: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情有所钟这个成语 便由此得来。不过,《世说新语》把这个故事说到了王戎身上。这句话实际上说到了当时玄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圣人无情上面。不过,且不论这句话的哲学深意如何,这件事情本身还是很感人的。 

与王戎得守财奴德行相反,王衍似乎很不爱财,不爱财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他老婆郭氏贪财如命,他虽然不加干涉,却也非常反感,于是:决口不提一个钱字。某天他 老婆好奇心大炽,决心拿老公作个试验。一天,趁王衍睡熟,她让奴婢把钱撒了王衍一 卧室,起床后王衍怎么也绕不开,只好大叫:——把阿堵物拿开!阿堵物就是 东西,王衍到底也没提字。不过,这种特行与他在政治上猥琐卑劣结合起来, 就越发显出了他的虚伪。  

再说王戎王衍的为政。

  王戎出仕很早,在曹魏时就已经做到吏部郎了。后来参加灭吴的战争,还打了几次胜仗。不过王戎的执政本领一般,只不过他曾有过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在他作宰辅的 时候推出了甲午制,革新人才铨选。不过在西晋后期混乱的政局和散诞的世风下, 这种想法根本就不现实。据说因为他的作为,有人还奏了他一本,说他不仰依尧舜典 谟,而驱动浮华,亏败风俗,非徒无益,乃有大损。幸亏王戎和当时的太后贾南风是亲戚,终于不得坐。 

在血腥而又残忍的八王之乱中,王戎谁也不得罪,和谁也不凑近乎,目睹惨剧也不伸冤,听说也不干涉。结果几乎每次宫廷巨变他都安全度过了,被人讥为与时舒卷”“与时浮沈。这是不是祖上与时俱进的变体呢? 

王衍最初做官不高,但是在黑丑皇后贾南风当权之后,他很快作到了尚书令。这一 方面因为他的妻子和贾南风是表亲,另一方面也因为王衍作为清流中的名士,具有强大 的号召力。似乎王衍也乐得与这位皇后联手。他有两个女儿,在皇后的安排下,比较漂亮的嫁给了贾后侄子贾谧;长相一般的惠风则嫁给了太子。 

未久,贾后以卑鄙的手法诬陷这个非为自己所生的太子谋反,贬为庶人,并将他软禁。王衍因为害怕连累自己,居然请求让自己的女儿同这个废太子离婚。然而惠风已经同太子产生了感情,知道此时离开太子,那便是永诀了,因此失声痛哭。几个月之后,贾后对太子下了毒手。 

贾后的瞎折腾终于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就在太子死后一个也,赵王司马伦在孙 秀的策划下,发动政变,杀死了贾后、张华和王戎的女婿裴頠(音尾)。王衍这种反复 小人本应该受到诛杀,但是因为此前在王戎的要求下王衍曾经品鉴过孙秀。王衍当时影 响很大,被他品评过的人会立刻出名,此所谓一世龙门。孙秀这条大鲤鱼果然感 恩,王戎毫发无损,而王衍则保住了性命,被司马伦宣布禁锢终身”——永不录用。 

司马伦一向被王衍瞧不起。虽然在孙秀的疏通下他没有杀掉王衍,但是总是看他不 顺眼。于是,觉察到了危机的王衍便上演了一场免祸的滑稽戏。先是王衍。在司马 伦称帝之后,他装疯卖傻,效法孟德公砍死了一个婢妾。 

无独有偶,在局势危险复杂的八王之乱中王戎也差点丢了小命,仅仅因为出错了主 意。当时司马冋掌权,被围攻得心惊胆寒,于是向王戎问计。王戎便建议他缴械。结果 司马冋的一个忠臣大怒,要求杀死这个出馊主意的人!这一吓唬不要紧,王戎连忙跑到 厕所装作解手,又佯装五石散药力发作,掉到了茅坑里,这浑身的腥臭最终救了他的命。 

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在这场变乱中,很多王室子弟丢了性命,更多的名士文人成了随葬品。不过王氏因为他们的与时俱进,他们的官职不降反升。最重要的是,在变乱中,虽然王戎病死,但新的一批王氏子弟在长者的庇阴下和斗争的锻炼下也成长了起来。这其中就有王衍的弟弟王澄和王览的孙子王敦、王导。据说八王之乱后期司马越最终得胜,王澄被任命为荆州刺史,敦被任命为青州刺史。王衍当时很是得意,便对他们说: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 

后人对王衍的狡兔三窟非常看不上眼。不过王衍如此安排到并不完全出于私心。他此间还对王导和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作了安置,并且向弟弟王澄表达过匡扶晋 的决心。人们之所以对王衍的行为如此鄙薄,还是因为他此前和此后的那些可笑的 历史性人格性错误。 

八王之乱导致统一安定的西晋王朝迅速垮掉。永嘉年间,境内的胡汉人民纷纷起义,竟至于组织起几十万大军抗衡王师。永嘉四年(310年),羯人石勒已经形成了对洛阳的包围,晋室岌岌可危。在这个危机时刻,司马越又急又怕,病死了。结 果,国家的命运都寄托在了根本不会打仗的王衍身上。 

王衍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倒是可以左右逢源,可是打仗他就不行了,独当一面更不是他所希冀的。所以——只有逃跑。可是逃跑他似乎也不很在行,没多久就被石勒大兵 追上了。 

被俘的王衍仍然不失名士风度和派头,使得石勒这位胡人对他也不禁肃然起敬。王衍于是在敌营纵谈古今,痛说家史,一个劲强调晋的灭亡和自己没关系,他一介清流,不过随波逐流而已。没想到直率而且性格火爆的石勒听了大怒: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当场就下令处死王衍!不过石勒爱其名士,允许他不加锋刃”——用砖头活埋。 

据说被填埋之前的王衍曾经悲凉地四面张望,叹道: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按照罗宗强先生的说法,这是彻底的否定了自己当年的虚无玄诞,后悔自己没有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业。但是话说回来,人死之前能否真正冷静严肃地从哲学角度上反 思自己?倒也未必。不过,王衍的死可算作这位王家最显贵的人物一生中最不光彩的一幕。 

历史上很多人曾经强烈地鄙薄王衍,说他清谈误国。确实,王衍所作所为让很多正派人士所不齿。但是,在当时的乱世之下,在虚伪缺乏感召力的朝廷之下,在虚诞 成风、名士派头风头正劲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不要过于苛责古人呢?琅琊王氏第四代:《兰亭》千古伤心,青箱万代怡志 

   东晋王朝在经历了王敦之乱之后主弱臣强的局面并没有多大改观,祖逖被气死、王敦被翦灭之后,总有新的手握兵权的权臣出现,其中颇有一些扇起血雨腥风者。就在王敦之乱后没几年,还发生过苏峻之乱,他不像王敦,攻入建康之后纵兵烧杀,甚至冲到了宫廷之中。在这段时间之中,又是王导,倾尽全力维护着王室,虽然他不免有依违叛乱势力之嫌,但是正是他的不懈努力,东晋小朝廷才得以在外敌威胁叛臣作乱和众多大族之间矛盾不断的情况下巩固了下来,而没有像中原那样生灵涂炭,几人称王复又几人称帝

 在和平时期,王导也很有一套治国方略,他主张镇之以静,群情自安。这 种为政方针在当时政局尚不稳定国力尚不强大的时候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针。不过,王 导这种主张,又从某种程度上说直接影响了东晋人的世界观和处世的态度。 

以往常有人摸不透为什么北宋灭亡之后南宋出现了那么多意气激昂的爱国词人,而西晋灭亡之后东晋却一片娴雅从容?我感觉这种情况有几个主要原因,一是东晋的国力和南宋实在没法比,东晋初年长江以南的开发程度其实还是很低的,当时开发的最不错的地区也就是江浙一代和荆州一代而已,不像南宋,生产发达而且湖广和赣闽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二是魏晋时期中国政治格局属于豪族政治,国家利益常常表现为一些寡头 家族的利益,不像宋代那样国家机器完备,士人也好,大族也好,都对国家有一种纵向依赖

 前者容易导致主弱臣强,国家更是不容易组织像样的北伐,东晋时候几 次北伐多数是强臣组织的,比如庾亮桓温殷浩等等。而南宋则有这个能力北伐而不北伐,苦衷少而惰性大,怎能让人不郁闷?三是两朝士人心态严重不同。晋人受玄风沐化已久,比较习惯于委任运化,作风上洒脱不羁,具备很强的适应安逸环境能力。刚一渡 江的时候他们倒是痛苦过,不过那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环境骤变引发的哀叹,为私 之嗟多于为公之叹(这让我想起了白痴皇帝司马衷)。 

宋人则早已经历了儒学的半衰期,在哲学世界观上更多地形成了大局观,个人的情 志和家国观念协调的很好。《浅酌低唱》一书指出,宋人心态中既有纵情享乐随缘恣肆的方面,也有忧国忧世之心和仗义勇敢之气。因而,宋人如此忧国,晋人如此旷达,也是正常的。四是经济因素。

《中国文化的清流》一书作者王晓毅认为六朝的经济单元是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世家大族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很满足了,这当然要影响到他 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六朝大族在朝代变更的时候多数采取的是将一家物与一家 态度,而不是尽忠到底。宋代很少有六朝那样的世家大族,大家生活的幸福美满离不开 国家的繁荣稳定,他们都是与国家拴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自然对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了。 

以上几点当中,士人的心态甚至比经济因素更重要。历史是人的历史,那么人的行 为和人的心态在历史上应该受到我们更多的重视。  

东晋时期士人的心态主要表现为一种偏安心态。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东晋人喜 欢追求一种宁静的精神天地,比较追求那种优雅从容的气度并且喜欢怡情于江南的清山 秀水。在这段时期,王家和谢家各出了一个引领风潮的代表人物,王家为王羲之,谢家 为谢安石。 

王羲之字逸少,父亲王旷是王览的孙子。在名士如林的王家当中,王羲之小时候比 讷于言,不像他那些风云叱咤的族辈们那样从小就聪明伶俐引人注目。不过还是 有些有眼光的发现了王羲之这个人才,比如因王导而死的周顗。据说王羲之13岁的时候 在周顗家做客,周顗似乎觉察出了这个小孩的光辉前景,亲自割牛心炙给他吃,当时在 座的客人都还没吃呢。于是王羲之也跳了龙门,有了点小名气。 

长大之后,王羲之无论是辩才还是书法还是作风,都已经非同一般。当年太尉郗鉴 派自己的学生上王导家找个雅士当女婿,王导让他到东厢自己选。这学生回家对郗鉴 说:他们家少年都不错诶,不过听说我来了都不好意思起来了,只有一个小伙子仍然 躺在东床之上露着大肚皮吃东西,就当我不存在一样。郗鉴大喜:就是他了!  人正是王羲之。东床快婿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王羲之早年是庾亮麾下的长史,直到庾亮死后才被推荐为江州刺史。当时满朝公卿都爱他的才气,屡次让他入朝做京官,他就是不去。当时有人写信劝他,他便回信表白:我没有庙廊之志。是的,他更喜欢在山水秀美的地方做个地方官,因此苦求宣城刺史的职位。最后被任命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这次他高兴地赴任了。

会稽这个地方本是众多南渡大族的聚居之地,而且山水秀美,正是士人们最喜爱的地界之一。东晋 著名画家顾恺之曾经说此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覆盖其上,仿佛云蒸霞蔚  会稽这个地方不仅在当时为士人所重,后人也都纷纷留下美文佳章描写会稽附近山水之美。 

山水之美可以怡情,这早就是古人的共识。而在秀丽灵奇的山水中潇洒纵论,更是 人生一大乐事。王羲之来到会稽之后,很快与当地众多名士聊到了一起,包括同样是名 家子弟的孙绰、居住在东山的谢安、名僧支遁、隐士许询等等。当时大家在这里纵情山 水,饮酒清谈,偶有潇洒的玄言诗和骈体文问世,当真是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 

在会稽期间,王羲之等等名士还组织了兰亭之会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晋元帝司马睿当初是如何树立威名的。那时候他实际上是借了 上巳祈福的机会搞了一次仪仗队演习而收服了江南大族的心的。后来三月三上巳就成了 士人们固定的在水边饮酒聚会嬉游清谈的日子。晋穆帝永和九年上巳,四十二位名士齐 聚山阴兰亭(今绍兴西南)饮酒赋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禊集。当时众多士 人的诗歌都被收到了《兰亭集》当中。不过,比这些诗歌更受士人关注和传诵的,是王 羲之作的《兰亭集序》。  

晋人对山水的审美认识与玄学大命题下的一个分命题——生命意识之契合,在《兰 亭集序》一文中表现的非常充分。《兰亭集序》全文如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 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暢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 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 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 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 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 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 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在这篇短文中,王羲之先是描绘了兰亭的春日丽景。晋人对山水的欣赏往往有着很 强的主观情感和精神趣味。在王羲之笔下,绍兴山水非唯秀丽怡人,而且充满情思趣  味,充满勃勃生机。正是对山水的神韵的体味达到了很高的精神境界之后,作者才笔锋 一转,由充满生命力量的山水写到了他对宇宙和生命的体认: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是阿,人们往往忘情于山水之 间,等到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才发现人生易逝,良辰不再!因此,王羲之得出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认识:说什么 生与死都是一样,长寿与短命没有差别,今日方知庄子的这种论调全属虚诞!后人将悲 叹我们不过是匆匆过客,正如我们今天也是这样悲叹前人!” 

据说从宋代开始就有人怀疑这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未必是王羲之的认识。今人郭沫若也曾怀疑过。而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中,罗宗强先生指出:中朝以来,经过几代玄学大师的发展,名教与玄学重有合一的趋势,东晋南朝人入世已深。王羲之的思想显然是有着儒释道融合的迹象,他一方面向往宁静娴雅的氏族生活,另一方面却也非常关心个人去就。王羲之后来就是因为同王述不和,而当王述做了自己的长官并且拒绝拜访他这个属下的时候,他竟拂袖去职,并且誓不为官。因此,在兰亭之会上产生对庄老的怀疑乃至否定,也不是不可能的。正因为他这种认识基于对大 自然生命的体悟而又很能打动后世的知识分子,因此,后人誉之为千古伤心《兰亭序》。有人还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王羲之听说之后非常高兴。 

除了《兰亭集序》一文让王羲之名垂千古,更让他受万代敬仰的,则是他的书法。有晋一代,书法就是堪与汉赋唐诗宋词比肩的艺术成就。魏晋南朝时期,书法成为时尚,很多世家大族都出了一些书法大家,时有三谢四庾六郗八王的说法。本文说到的琅琊王氏家族中,最早以书法著名的,就是王衍、王戎兄弟。而人的草书都清洒流便,很合他们个人的精神气质。

王览的后代中,王敦、王导、王廙、王旷也都是很有名的书法家。其中王廙尤擅飞白,时人有王廙飞白,右军之亚的说法。王羲之之后,王献之、王徽之,以及王导的后代中的王恬、王恰、王劭、王荟 等人都以书法著名,尤以王恰成就最高。他的后代中王珣、王珉、王弘、王昙首、王僧  绰、王僧虔、王俭、王褒……梁人庾肩吾《书谱》列著名书法家一百二十七人,其中仅 仅王览一门就有九人;而《宣和书谱》更选入了十二位王氏书法家于其列中!在中国历  史上,一门之中能绵延不绝地产出如此之多质量如此之高的书法家,真是世所罕见! 

下面我们专门说说王羲之的书法。 

从唐代开始,王羲之就获得了书圣的称号。这个称号始终没有人反对,可见王羲之的字在中国历史上地位之高。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个人的天赋和 努力自然是重要因素;此外,优良的家风和文艺传统也不可忽视。王氏家族中书法家自多,他的岳母郗夫人也是著名书法家,被人誉作女中仙笔;此外,谢氏家族、庾氏家族之中众多大书法家也都与王羲之同时并且过从甚密。此外,王羲之等等东晋士人旷 达玄远的精神境界和洒脱飘逸的作风也是造就他们高潮的书法技巧的重要因素。正是这 等难得的优越条件与王羲之这样的旷世逸才相契合,才造就了他这样的一代书法巨匠。 

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享有盛誉。很多士人都以获得王羲之的墨迹为荣。有一次王 羲之到门生家做客,发现这桌面看起来很爽,于是奋笔大书一气,那神采自在竟然比写 在纸上还精彩。没成想门生的父亲见了不知道是谁在光鲜桌面上涂鸦,竟而吩咐人把桌子刮得干干净净。门生知道之后真是悔恨不已。还有一次,王羲之偶然看到一位老太太 卖扇子生意冷清,便在每个扇子上写了几个字。老太太说你把我的扇子弄脏了,现在 卖不出去怎么办啊?王羲之一笑:你就说王右军给你弄脏的!老太太照做了,结 果大家一顿疯抢,一把扇子可以卖十余两银子。老太太高兴得不得了,等她再去找那位右军先生的时候,王羲之已经不知去向

王羲之的书法其盛誉之高,竟至如此。时人总结他的书法,用了八个字:飘若浮 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也不是一味洒脱飘逸。他似乎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晋书本传》记载, 当年殷浩北伐,王羲之以为不可,曾写了几封信劝阻,分析形势又宣讲道理,其辞甚 切。当然了,殷浩每次都没有听他的。另外,他治下每次有饥荒,他都要开藏赈济,当 时朝廷苛捐杂税比较繁重,他还曾上书请免。可见,王羲之虽然服药清谈,潇洒旷逸, 却也绝对不是万事不管,在这方面,他比他儿子强多了。

 王氏家族在南朝时期很多人信五斗米道教,因此很多人的名字都带个字。除 王羲之外,还有王胡之、王彪之、晏之、允之等等平辈兄弟,还有徽之、献之、恢之、 陋之等等儿孙辈,名字带之字的王氏子弟之多,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一绝了。 

我们还要集中说一说王羲之两个平辈的堂兄弟:王胡之和王彪之。 

王胡之是王廙的儿子。在王氏家族中,王胡之这一支比较倾向于老庄的超脱、逍遥 的作风,到了宋齐时期,更是以朝隐出名。 

谢安同王胡之关系很好,两人经常写诗唱和,很多作品都保留了下来。同王羲之一 样,王胡之曾作过吴兴太守,这个地方在当时属于好地方,山水优美生活惬意,所以中 央调他他死活不去。郡中有个湖泊叫印渚,风光特别秀丽,是他流连忘返,他曾赞 叹道:这里不但让人心情舒畅,而且日月特别晴朗!” 

在给谢安的一首诗中,他这样写道:巢由坦步,稷契王佐:太公奇拔,首阳空 饿。各乘其道,两无贰过。愿弘玄契,废疾高卧。” 

在他看来,栖迟山林的隐者巢父、许由,辅佐舜、禹的功臣授、契,乘时而起立功 成名的姜太公.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的伯夷、叔齐,他们或显或隐,或出或处,备 有信仰,各从所好,却并不矛盾。那么他呢,则宁愿遵行老庄之道,高卧山林。这反映了他的思想和生活态度:隐居追逐。也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普遍思想:调和 儒、道。

王彪之是王彬的儿子。与王胡之不同,他这一支比较正统,政治上比较积极,学术 上则比较严谨,主要原因就是王彪的青箱之学。 

王彪之是上文说过的王彬的儿子。王彬很有骨气,王彪之则与乃父一样,人品颇有 骨鲠之气,为学极尽渊停岳峙。王彪之据说二十多岁就须发皆白,人称王白须。此 公对周礼非常精通,历朝历代的典章制度、文物典故、等地秩序等等都更为涉猎,而且 他还把这些有关资料都收藏在一个青箱之中,连同他的为人立世、个人著述济济于一 箱,他的后代们世代相传,后世半戏谑半景仰地称之为王氏青箱学 

王彪之因为熟悉典章制度,曾被任命为太常。太常又称奉常,在汉代是九卿之一。这个官职的权力在南朝时期有所削弱,但是仍不失为朝廷中专业性最强的官职之一。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只有那种读死书把书读得很死的人才是无用的书生——此类人多数是做什么都很死。而真正的书生绝不应该是单纯考究经义,而是应该经天纬地贯通六艺,文可治国,武可安邦。打仗考的是运筹帷幄和活学活用,而治国则需要严谨的学识和广播的知识。王彪之这样的学者,便属于政府机构之中最不可少的专家之一,他就是古代政权机构中的智囊团中的一员。鉴于他曾经官拜太常,那么他更应该是 智囊之首,国家的礼仪制度都需要王彪之的指引和规戒。 

大凡真正学礼者,都不是仅仅局限于那些无聊的繁琐章程,而常常能从严格而且繁 琐的仪礼中悟出儒学的真谛,并且砥厉自己的心性品格,形成一种积极入世而又严谨庄 重的纯儒作风。王彪之就是一个典型范例。这在玄风尚炽而儒道不再占有绝对的统治地 位的两晋南朝时期,是非常少见的。

王家有个优良传统便是与时俱进,但是王家有很多特例,王彪之就 很明显。他没有王导那种权变意识,有的却是一种凛然正气和磐石一般的政治原则。他 一生都是司马家之忠臣,却不为当时的权臣所欣赏。 

王彪之的政治生涯后期曾遇到两个当权者,一个是桓温,一个是谢安。 

桓温曾经手握重兵,权倾一时。但是王彪之却敢于同他据理力争,毫不退缩。早年王彪之在会稽任内史的时候,为人方正,执法严格,不讲情面,当地些横行乡里的豪强大族对他望而生畏,不法的气焰大为收敛。过去受不了他们欺压而逃亡他乡的农民三万多户,几年之后都陆续回返家园。

兴宁三年,桓温从武昌移镇姑孰控制朝廷,同时任命两个弟弟桓冲、桓豁镇守军事重地。这样,朝廷的命运实际亡便操纵在桓氏手中,有些乖巧的地方官员也争相向他献媚表忠,派遣自己手下的得力僚属到他那里效力,实际上是表示随时听候调遣。不派人前往的只有王彪之等数人。他公然说朝廷自有宰相,可以请示汇报.如果向桓温派人效劳,那又将天子置干何地?恒温对他怀恨于心,便寻找由头奏免了他的育职,后来又将他逮捕入狱。

幸而这时遇上朝廷大赦,他被改为降职使 用。朝廷知道他的忠心,又于这年十二月调他回京任尚书仆射的要职。过了几年谢安也 调到朝廷,他们二人再加上一位太原王氏子弟王坦之便联合起来限制桓温越来越膨胀的野心。 

还有一次是在次年司马昱死后,孝武帝司马昌明即位,因为他当时只有11岁,崇德皇太后褚氏打算请桓温摄政,即做代理皇帝。谢安、王坦之都不同意,王彪之更明确要求太后收回成命。桓温得知后,十分痛恨他们三人。第二年三月桓温病重,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实现自己的野心,便派人向朝廷要求九锡,并命文士哀宏草拟了《九锡文》。九锡原是皇帝赐给建立不世之功的大臣的九种物品.后来成为权臣篡逆的先兆。

袁宏先把《九锡文》拿给王彪之看,王彪之说:你确有大才、但怎能写这种文章!袁宏又给谢安阅审。谢安也不提什么具体意见,只是让他一遍遍修改。袁宏不知 毛病何在.又来请教王彪之。王彪之笑道:谢安的用意你还不明白吗?桓温病情日益沉重,你又何必着急?!袁宏这才恍然大悟,便故意拖延,直到桓温病逝,此事便不了了之。 

王彪之同桓温的斗争虽然有些接近迂腐,没有王导谢安等人的灵活,却正义凛然, 为了自己的政治原则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做抗争。这种循儒在汉代是很多的,但是在东晋 这个人人思玄而且权臣当道的时代,确实是很难得的。 

 桓温死后.由谢安、桓冲、王彪之辅政,其实政令大多由谢安出。王彪之与谢安关 系一向不错,两家又是世交,但对他做出的不合礼度之事,也不留情地批评抵制。谢安为了把桓冲挤出朝廷,订击桓氏的势力,请褚太后临朝决政,由他在后面出谋划策。王 彪之认为这不合乎礼度,引经据典地加以反对,不过终究没拗过谢安。谢安讲究豪华排场,想重修宫室。这次王彪之则毫不让步,认为北方强寇未除,正是与民休息之时.不可大兴土木,扰害百姓。由于他义正词严,谢安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打算,直到他去世(公元377年)的第二年才正式动工。 

    一龙生九子。琅琊王氏能够代以繁衍,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家族内部成员并不是死抠一条路,大家各有各的发展轨迹。不过,殊途同归,诸王的个人发展和努力,最终都丰富和续写了琅琊王氏的绚烂而辉煌的家史。(完)

保存 | 打印 | 返回